大家好!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聽起來有點好笑但絕對需要嚴肅對待的話題——鼻腔異物。沒錯,就是不該在鼻子里的東西,跑到了鼻子里。這可不是鬧著玩的,尤其是家里有“好奇寶寶”的家長們,一定要看完! 晚上點,耳鼻咽喉科病區(qū)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。一位媽媽抱著一個眼淚汪汪的小男孩沖了進來?!搬t(yī)生,快幫忙看看!他把玩具彈珠塞鼻子里了!”小男孩一邊抽泣一邊指著自己的右鼻孔,呼吸聲又重又悶。媽媽又急又悔:“我就轉個身的功夫,他就塞進去了,自己摳了半天越弄越深……”這樣的場景,幾乎每周都會在醫(yī)院上演。這充分說明鼻腔異物的情況并不少見,家長們必須提高警惕。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探索世界的動力,但也可能因此引發(fā)一些危險。像這個小男孩把彈珠塞進鼻子的情況,就是因為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,想嘗試把東西塞進鼻子里看看會怎樣。而家長的一時疏忽,就導致了這樣的意外發(fā)生。這也提醒著每一位家長,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關注孩子的行為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避免潛在的危險。 鼻腔異物尤其“偏愛”嬰幼兒和兒童,因為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,就是“塞進去”看看。 常見的“不速之客”: .植物類:黃豆、綠豆、花生、瓜子、小果核(最常見?。?.小物件:小珠子、塑料玩具零件、紐扣電池(極度危險?。?、紙巾屑、小石頭 .生物類:小飛蟲、小螞蟻 .其他:橡皮頭、粉筆頭、海綿塊等 如果孩子(或表達能力有限的成人)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,就要高度警惕了: .單側鼻塞:突然出現(xiàn)一側鼻子不通氣,這是最典型的信號。 .流臭鼻涕:一側鼻孔流出膿性或帶血的、有臭味的鼻涕。 .鼻出血:不明原因的單側鼻出血或鼻涕中帶血絲。 .鼻子疼痛:孩子哭鬧,指著鼻子說痛。 .打噴嚏:異物刺激鼻黏膜,可引起反復打噴嚏。 【三不要】—— 避免幫倒忙! . 不要用手或工具掏:盲目掏挖極易將異物推向更深處,甚至掉入氣道,引發(fā)窒息風險! . 不要用力擤鼻子:讓孩子擤另一側鼻子或許可以,但卡住的異物強行擤鼻可能損傷鼻腔。 . 不要用嘴去吸:不僅無效,還可能吸入部分異物。 【三要】—— 正確做法看這里! . 要保持冷靜:安撫孩子情緒,越哭鬧異物可能越往深處跑。 . 要嘗試初步判斷:如果孩子配合,讓他抬頭用手電照一下,看能否看到異物。但切勿自行取出!可行單側按壓:用手指按住孩子“無異物側”的鼻孔,讓孩子用另一側鼻孔輕輕呼氣,嘗試將....
快捷閱讀